小微时贷前言:临近年底,投资人偏爱短标,避开“跨年标”。但需注意若平台突然大幅增加短标,应引起警惕。
临近年底,投资人更加偏爱短期标,而避开“跨年标”。但业内人士提醒投资人,若一个平台突然大幅增加短期标,应引起足够警惕。
P2P跨年标
数据显示,11月跑路P2P平台共79家。另一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年底小于1个月的短期标占比大幅增加,投资者需关注短期标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P2P行业的持续快速扩张,其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新增平台数已低于问题平台数。从发布的数据看,当前有两大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小于1个月的短期标占比大幅增加,二是跑路平台数量激增。
对于小于1个月的短期标占比大幅增加,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方面,年底是资金投资方向的选择焦虑期,导致短期资金增加;另一方面,临近年底,P2P投资人的心态更加谨慎,担心平台提现困难、跑路现象再次集中爆发,很多人会选择期限“小于1个月”的短期标,尽量避开期限“3个月至6个月”的跨年标。
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标不是零风险,如果一个平台短期标突然大幅增加,应引起足够警惕。不少P2P平台为顺应投资人,把长期标拆成短期标,也就是所谓的拆标错配,这会大大增加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另外,短期标突然大幅增加,有可能是平台发布虚假标的,聚集大量资金以补充其平台资金不足,甚至可能是卷款跑路的前兆。
而年底跑路平台增多,凸显P2P行业面临问题的严重性。小微时贷提醒投资者,投资前一定要做足功课,精选平台和标的,要选择实力强、风控严的大平台,远离高息平台;临近年底可适当增加短期标配置,以规避年底行业系统性风险;要经常关注所投资平台的经营及舆论变化,及时应对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