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7-9934-5320(10:00 ~ 17:30)

【平台政策】P2P“白名单”明年上线 护航系统三大标准

作者:小微时贷 点击量:694 发布时间:2015-12-16 17:45:40

小微时贷前言:P2P“白名单系统”明年上线,三大标准两大体系护航P2P平台。

现下,P2P“跑路潮”在年末集中爆发,截至2015年11月底,跑路的P2P平台已经创纪录地达到了1079家,预计涉及金额超过2000万元以上。P2P乱象和宏观经济形势乏力夹击,中小企业生存变得十分艰难。在全球负利率时代,P2P平台如何动辄开出百分之十几二十的收益率?真要深究,或许鲜有“完卵”。

白名单

在此乱象之下,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无疑是不规范P2P平台屡屡“得手”的原因,因此也有相关方面提出建立P2P“黑名单”制度。然而,面对如此庞大的P2P军团,“黑名单”或列之不尽,而“白名单”则或许是可行且客观的防范方式。近期,商务部直属机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下称“商务部研究院”)正在酝酿制定《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下称《标准》)。《标准》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的“国家级”标准,而平台的评级情况也可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查询系统”中获取,可谓P2P平台的“白名单系统”,将于2016年1月正式为社会提供服务。

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查询系统主任、《标准》制定课题组副组长徐洲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互联网金融‘黑名单’相当于‘追悼会’,除了所谓的不规范运营的剖析之外,无论是对行业还是金融消费者都不具有引导的作用,更不能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真正行之有效的‘白名单系统’需要有独立第三方的信息披露。”

白名单”护航三大标准两大体系

“当前最重要的是正确区别P2P平台的经营性风险和恶意以互联网金融为名的诈骗。以互联网金融信息查询系统为例,其首先通过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对P2P平台的成立时间、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平台综合成交量、平均综合收益率、人均借款额、资产健康指数、资金弹性指数、资本实力成长指数、从业人员、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等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调查鉴证,第一步先过滤掉那些恶意诈骗的平台。”徐洲对记者表示。

当然,泛泛的“白名单”也并无积极意义,严格的评级标准和独立的第三方信息披露是“白名单”的两大关键。徐洲表示:“互联网金融信息查询系统,通过三大标准2个体系为标尺,立足第三方信息披露为支撑,采取多方联动的模式客观呈现互联网金融企业真实信息,以行业平均线为参照,结合信用评级与认证,从规范角度为金融消费者的选择提供理性决策依据。”

所谓“三大标准”,即1.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2.企业信息披露标准;3.从业人员信息披露标准(含不良从业人员数据库)。所谓“两大体系”,即1.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2.风险防控发布体系。上述互联网金融信息查询系统已经和商务部研究院共建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具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无疑,只有独立的第三方才能避免为利益左右,才能把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放在第一位,并真正注重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久而久之,随着市场的成熟,透明度越高的P2P项目越会形成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越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投资者的信赖无疑是推动P2P平台高速发展的最高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