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时贷前言:高收益是P2P行业吸金的利器,但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
高收益是P2P行业吸金的利器,但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那什么是P2P行业的“护城河”?
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创新与风险都层出不穷,金融行业的运行规则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下笔者将回顾2015年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风险。
2015年,注定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历史上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赴美上市元年以及征信元年。
这一年,跑路潮、非法集资成为悬顶于整个行业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一年,央行、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等一行三会相继出台其所辖领域的监管意见。
P2P高收益
随着监管规则的陆续落地,大大小小的风险事件的渐次暴露,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到了必须转型的关键节点。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型金融机构,转型升级的迫切程度丝毫不逊于传统的实体产业。
而如何转型升级,则成为行业今年以来主要聚焦和讨论的核心命题。
新旧交替,新的商业文明和旧的商业文明,或替代,或融合。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不再像工业时代仅仅以企业为中心,而开始以普通消费者为中心。这些变化的背后,过去野蛮生长、几乎零准入门槛、高昂的获客成本、一味以高收益率吸引客户等粗放发展的方式明显已经难以为继。
2015年的倒数第四天,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界定了网贷的内涵,明确了适用范围及网贷活动基本原则,重申了从业机构作为信息中介的法律地位。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网贷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出借人和借款人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
至此,继2015年中央行规范了网络支付,证监会出台众筹相关办法,保监会发文规范互联网保险之后,P2P作为规模最大、从业人数最多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分支之一,也终于在今年的最后几天迎来了银监会的监管细则。
据第三方机构的统计,2015年前11月P2P交易规模已突破1.25万亿。
而按照央行联合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总共是七个业态,分别为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
归根到底,这七种业态本质上来说,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解决投、融资的两端问题,一是替有钱的人理好财,二是为缺钱的人或企业融资。
高收益是武器也是短板
P2P的高收益是吸引投资者的最大武器,也是网贷行业最核心的评价标准之一。
P2P行业2014年至2015年的月收益率变化经历了逐步上升到慢慢回落的发展轨迹。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的P2P平台在2014年第二季度初综合收益率达到了顶峰,接近20%多,以后呈波动下降趋势,2015年4月份开始稳定在15%的水平。
而《办法》规定,网贷平台不得违规发放贷款,借款人和出借人双方的利率一致,只能收取手续费,这意味着网贷平台不能再赚取投资人和融资人之间的利差。
事实上,大多数P2P不披露其从投资者的资金出借中获得了怎样比例的“信息中介费用”及借款人的真实融资成本。整个过程中,平台费用的收取对于借贷双方来说并不透明,而利差也因此构成了部分P2P的核心盈利模式——即借助信息不对称,在具体的业务操作中对借贷双方的资金收益、成本进行双向报价以赚取“利差”,并将其冠名以“信息服务费”。
高收益是行业吸金的利器,但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甚至已经成为行业风险积聚点。比如e租宝等问题平台大都是利用高利率短时间吸收大量资金。而28日发布的《办法》指出,P2P平台应定位于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
P2P行业最大的短板,在诸多行业人士看来是如何找到信用良好的借款人,优质资产端成了制约平台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就连银行都在面临找到信用好的借款人的挑战,遑论经验远不及银行的P2P行业。部分平台自身标的不够,投资者资金长期站岗,抢不到标的情况普遍存在。
一个例证是,P2P行业资产端的获客成本远高于资金端。一位网贷平台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行业的资金端获客成本约为100-1000元/人,而在资产端则高达10000元/人甚至更高。也就是说,资产端的获客成本是资金端的10-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