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时贷前言: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已发,P2P平台业务转型成为迫切的需求。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将使不少P2P平台的现有业务面临调整。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充分的信息披露和严格的银行存管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化必须具备的条件。伴随着《意见稿》发布,进入2016年,网络借贷行业势必面临大洗牌,出现二八分化,而融合技术与金融产品的能力或将成为评判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不排除未来有的P2P平台会分拆出两个平台,分别单独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和其他类别的互联网金融。”
被动整改不如主动转型
不同于2015年的快速增长,2016年,进行业务结构调整或将是网贷平台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多家平台表示将对业务条线进行全面梳理,或将做一些调整。
《意见稿》对P2P线下业务进行规定,对许多大型线下理财机构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对此,一家平台人士亦向记者表示,在18个月整改期内,将对其平台涉及线下业务进行一些梳理,并进行有必要的整改,做到合规。
不过,除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外,资金存管和信息披露等也是网贷平台强调风控管理自查的环节之一。
“我们也正在与一些银行洽谈,相信很快就会实现由第三方资金存管过渡到银行资金存管。“上述平台人士表示。对于目前已经实行资金存管和信息披露的平台来说,下一步的重点在于进一步落实监管细则,而对于目前在资金存管方面还尚未布局的平台,会在与银行进行资金存管对接方面耗费很大的精力。
自查过程将加大P2P平台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虽说监管部门给予18个月的整改期,但自查过程无疑会增加网贷平台的压力。
“互联网金融行业生来就有交易风险,平台本身就应该敬畏风险,充分的信息披露和严格的银行存管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化必须具备的条件,平台在这方面投入是必需的,不能因为会增加运营成本而不进行有关保障资金安全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述积木盒子负责人坦言。
寇权也分析指出,这些压力是平台回归本质路途中必然要面临的阵痛,时值岁末行业风险聚集时期,平台在自查过程中,可适当放慢前进脚步,一可缓解自查带来的成本压力,二可躲过行业风险多发期,有助于平台平稳向前发展。
那么,2016年网络借贷行业又该如何走?
寇权向记者表示,进入2016年,网络借贷行业势必面临大洗牌,各平台要在《意见稿》要求的范围内运作,确保自身中介属性和平台运营的规范性;与此同时,也要加紧业务和服务创新步伐,以求通过产品和服务上的推陈出新,顶住行业洗牌的冲击,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征求意见稿可见,监管层对P2P网贷行业实行负面清单制,显示了监管层对行业的包容政策;同时,监管层要求P2P网贷平台做到充分的信息披露,又显示了监管层对行业的规范化管理。相信经过历练,能够承受监管压力、合规运营的P2P平台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