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7-9934-5320(10:00 ~ 17:30)

【业内资讯】缺人只能互“挖” 人才成消费金融短板

作者:小微时贷 点击量:521 发布时间:2016-04-07 16:54:09

 储备不足,人才成行业短板


  有消息称,3月31日老牌消费金融公司捷信金融年会后,全国经理级别有近300人集体辞职,全部跳槽到新成立的几家消费类金融公司,工资全部翻一倍以上。


  记者向捷信金融相关负责人求证,得到的答复是,目前没有数据反馈有大规模的人员辞职,此消息不实。该负责人还表示,“捷信本身就向行业输送了很多人才,是消费金融业的黄埔军校,为市场输入了不少新鲜血液。”消费金融行业是朝阳行业,人员流动有时更为频繁,相信有流动更有助于行业发展。


  记者随后向传闻中提到的跳槽目标消费金融公司了解。有公司表示,的确有高管在捷信金融就职过,但并不是近期离职,早在公司筹备阶段就已加入,公司招人都是走正常招聘路径。


  在单个公司的人事传闻背后,业内更多关注的是消费金融的跑马圈地。2010年,经银监会批准,北银消费、中银消费、锦城消费和捷信消费金融公司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成立。2013年,银监会修订完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新增10个城市参与试点。根据CEPA相关安排,合格的香港和澳门金融机构可在广东(含深圳)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随着更多市场主体的参与,国内消费金融市场有望持续快速发展。


  而此时,人才储备的不足,逐渐成为制约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离职率高,相互挖角行业浮躁


  “而且人才极度紧缺。”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说,现在消费类金融公司是“高度缺人、全方位缺人、大面积缺人”。


  消费金融行业架构的骨干从业人员,主要来自银行个金部门、银行卡部门以及小贷公司。徐北表示,随着消费金融公司的扩容,消费金融行业人员“缺口很大”。消费公司落地在广州,至少需要4-8个门店,每个门店大概40人,也就是一间消费金融公司至少需要160名员工。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晋升架构基本是业务经理、团队长、门店负责人、片区负责人、分部的城市负责人等四到五级。“消费金融公司底层离职率很高,类似这种以人力为基础的销售一定需要设置大量层级。让底层有晋升希望,鼓励晋升。”徐北表示。


  “特别缺产品设计。”徐北表示,因为消费金融是标准化的产品,标准产品是批量风控和批量销售,产品设计非常关键,每个地区的参数要不断调整。“例如广州地区,3C类的产品额度可以高一点,在一些二三线城市,针对性产品会低一点。”


  徐北坦言,消费金融公司人才紧缺是解决不了的事实,只能靠行业相互挖角。而一般挖角成功,中层干部会带走基层人员和客户资源,因为客户一旦可以稳定还款两三年,就是优质客户,这样导致高管工资会越挖越高。“人才紧缺导致的挖角现象,使得消费金融行业浮躁,工资大规模上浮以及"飞单"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