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P2P平台出现资金危机后,纷纷选择用实物来抵扣债务,例如:“以房低债”、“以酒抵债”,最近又出现了“以黄花梨树木来抵债”。那么,P22平台这种以物抵债的做法是否违法,投资人又该如何维护自身利益?
就此问题,律师表示在法律法规中:“债务偿还除了以资金偿,还可以用物品或劳务充抵,所以平台以物抵债的做法法律并不会禁止。”
往往在此类案件中,物品的定价权利往往掌握在平台方手中,投资人议价能力有限,如何确保物品定价处于一个公正的价格确实是个难点。律师指出,目前除了司法审计外投资人和平台之间没有公正的第三方,而在兑付危机中平台往往会诱导投资人避开司法程序。投资人与平台方协商,尽量保证物品价格合理,态度坚决的同时也要积极止损。如果在与平台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就可以采取司法手段提起诉讼保障权益。“显然到了这步已经没有可能出现双赢的局面,投资人能做的只有最大程度止损”。
显然,这类平台出此下策也是没招了,如果有现金肯定给钱,正因为树不好变现,只能把树抵给投资人。况且,树到底值多少钱存在争议,评估标准是什么,这种兑付方式令人生疑。因此,投资人在投资平台项目时需要要考量项目抵押物是否优质,否则在这么长的变现周期面前,任何平台都会被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