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投资人眼中,P2P平台资本实力决定承兜实力。因此资本实力是平台安全与否的第一考量因素;但这里资金实力的并不是羊毛头、朋友、团长说的夸大其词;应该是自己去工商注册网站去查询的结果。
例如:某号称A轮风投投资的平台,我们在工商注册查询是自然人入股,又没有股权出质信息。那么哪里来的风投?
解析:这类包装手法是惯用的品牌包装。通常做法是平台出让给某人(某风投机构的高管)然后宣传风投入股。另一个操作为,风投方为规避风险,让某高管出来持股掌管和管理平台。
评论:这样的做法,其实无论如何承兑主体均为个人,个人私利的强弱以及风险发生时的社会责任感尚不可知,那么如何承兜?
例如:某号称A国资控股的平台,我们在工商注册查询时并未发现A国资,但是发现了A国资控股或者A国资高管控股的B企业。该如何分别?
解析:这类包装俗称关联背书。真实的是,国资为控制风险,做个壳公司,该公司作为风险剥离层的存在,一旦发生风险,可宣布该公司破产即可逃避相关责任。
评论:国资注资企业安全性当然毋庸置疑,但是做了风险剥离层的平台是否具有同样安全性,笔者持有怀疑,从主观意志上,该类做法就已经为逃避风险做好准备。这类国资其实打的主意就是利用P2P做融资或者资本服务,套取相关收益。
因此,资本实力应该是直系股东的资本实力作为第一考量因素,桥接资本母体作为参变量来进行评估是不合理的,如果中间夹杂自然人企业,那么风险应该等同于或者略小于民营系。因此有资本主体直接入股的平台,这类平台的安全性一般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