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近日表示,将对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列明的失信被执行人纳入摇号系统“黑名单”,限制其参加购车摇号。这一决议是根据朝阳法院发出的一份司法建议,法院还建议市交通委在其官方网站、摇号申请表等显著位置,提示失信被执行人购车申请不予审核通过等内容。
失信被执行人很多都缘于“借钱不还”,尤其是对于当前正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由于网络交易的跨距离、跨区域性,给了很多“老赖”可乘之机。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7月底,北京共爆出95家问题平台,所涉及的投资人数为4.1万人,占北京投资人数的1.2%,涉及贷款余额为12.1亿元,占比为0.6%。虽然“老赖”不是问题平台出现的主要原因,但一部分“老赖”的出现拉高了平台的逾期率或坏账率,降低了平台风险备用金覆盖率,并间接影响了平台风险承受能力。
此前,央行征信管理局向各大征信机构下发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草稿)》,其中对征信机构的信息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对外提供、征信产品等征信业务的各个环节做出了规范。 《草案》提到,征信机构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并明确告知信息主体采集信息的目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范围,以及不同意采集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等事项。
另外,对于财产性个人信息的采集进行了限制,《草案》提出,征信机构采集《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个人财产性信息,应当在个人征信系统中做出标识,与其他个人信息相区分。
目前,P2P行业的信用数据获取渠道极其有限,个人信用数据部分依靠借款用户自行提交,部分依靠平台上门征集,对借款主体的信用数据征集工作占据了P2P网贷平台的大量人力物力,造成了一定的运营成本压力和管理压力。
虽然个人征信被提上议程,但在现阶段具体法规还未落地的情况下,还是只能依靠平台自身对于借款项目的风险把控。这就要求平台在风控方面做到尽可能的完善与成熟。特别在借款人的信息披露上,需要最大程度的根据监管要求进行披露,这才是对投资人负责任的表现。18个月整改期过后,只有符合监管要求的平台才能笑到最后。
“事实上,北京市交通委联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其参加购车摇号这一决议,这说明在各机构征信数据的对接和互联互通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一决议将对打破征信孤岛释放出积极信号,说明P2P网贷个人征信信息共享机制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