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月的整改期已拉开序幕,各网贷平台正奋力朝着合规方向迈进,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在这场限时合规竞赛中,一定有人会掉队,也一定有人到不了终点。在业界看来,监管整改期也是一些平台做大做强的窗口期。
对于网贷行业整改的时间节点,薛洪言表示,暂行办法给出了12个月的整改期,从几项合规要求看,银行资金存管和ICP许可证等要求非平台单方面所能控制,紧迫性最强。相对而言,借款限额、债权转让等规定平台自身可控性很强,过渡期后做到合规不难,难的是如何做到合规的同时确保业务模式可持续且有竞争力,相关平台的当务之急是进行业务模式转型。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监管办法下发后,红岭创投仍连发了几款大额标的。对于限额问题,红岭创投在官网的一篇《红岭创投适应网贷监管之路》中回应称,“限额是大难题,但不能不改,怎么改正在讨论,9月将会公布进展”。业内人士也表示,一些平台的大额标的并不是想停就能停的,平台还要考虑能否找到替代资产。
而对于网贷行业整改之后的情况,薛洪言认为,行业有望出现三大变化,一是平台数量大幅下降;二是对大额标和债权转让的限制将使得行业交易量骤降;三是大小平台加速分化,信息披露规则的严格执行,也把平台的成绩单大白于天下,交易量低的、不良率高的会被投资人主动抛弃,平台分化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