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7-9934-5320(10:00 ~ 17:30)

P2P平台融资金融创新高 2016有望升至200亿

作者:小微时贷 点击量:247 发布时间:2016-11-15 11:59:07

综合收益率破10、数百家平台停止运营……今年以来,随着各项监管政策的出台,曾经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走到了合规元年。新政下,各家公司低调运营、抱团取暖,融资数、成交额在近期创下新高。这究竟是黎明前的黑夜,还是华丽转身的前奏?就此,我们采访了多家平台、多位投资者和研究人士,记录这个行业这一年的变化。

 

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连出重拳

8月24日,银监会联合多部门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再次明确了网贷机构信息中介、小额分散的本质。同时,《办法》指出,网贷平台需对客户资金实行第三方存管,还以负面清单形式划定业务边界,包括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设立资金池等十三项禁止性行为。这不是监管层第一次释放加强监管的信号。今年以来,监管层在互联网金融上动作不断。《办法》出台前,就曾经过多方讨论和修改,10月国务院又出台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联合多部门对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性整治。

 

在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看来,上述办法的出台是对原有的法律体系的有益补充。在今年陆家嘴论坛上她就指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模式和法律关系并不匹配。“传统的民间借贷是熟人借贷,信息的了解就是靠熟人,通过互联网的创新变成了陌生人之间借贷,陌生人之间就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她对记者指出,这可能也是监管层多次强调“信息中介”的原因之一。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多数平台在《办法》出台后表达了“积极拥抱监管”的态度。“监管总要在的,而且好在还有12个月的整改期。”上述人士指出。在《办法》出台后,多家平台都根据办法的要求,停发了大标,加紧上线了银行存管系统。不过,也有人对以后的平台数量持悲观态度。“5年以后,线上P2P平台应该不会超过10家。”拍拍贷CEO张俊预测,未来网贷行业将呈现“强者更强,弱者将死”的趋势。

 

新规下 八成P2P平台成交额下滑

在监管风暴下,P2P网贷已经进入了事实上的调整期。几个月过去,平台的合规情况怎么样?根据第三方调查报告显示,截至11月初,2000多家正常运营的平台仅约有65家P2P平台正式上线了银行存管系统,共有35家银行开展了P2P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不过,虽然如此,网贷平台融资额却创下了历史新高。“2013年网贷全年的融资数是4.6亿元、2014年的话是34.15亿元,2015年是121亿元,2016年截至10月底已经164.51亿元,预计2016年全年会接近200亿元。”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说。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的网贷平台融资的目的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前很多资金都会用来营销,现在都是用开扩大资产线、风控升级甚至是为了人才储备进行融资。

 

对于上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一位网贷平台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指出,“现在是良币驱逐劣币,活下来的企业的价值就出来了。”根据数据,目前为止完成C轮融资的网贷平台已经达到10家,其中有6家是在今年完成的,包括微贷网、团贷网等六家。

中国信贷科技执行董事盛佳认为,从趋势上面来看,互联网金融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了几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到明年整个行业整顿告一段落以后,会有一些平台找各自出路,“每一家都往上走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