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7-9934-5320(10:00 ~ 17:30)

【业内资讯】投资人如何正确应对P2P被经侦调查?

作者:小微时贷 点击量:532 发布时间:2015-09-17 16:21:25

作者:杨立

 

近期,深圳P2P经侦事件频发,投资人、P2P平台以及网络媒体纷纷发出各种声音,负面与正面、乐观与悲观,众说纷纭。然而,综合分析,此次事件真实反应了什么?投资人应该如何应对?平台经营者应该如何应对?

 

综合考虑种种因素,笔者认为作为一名P2P投资者,可以这样应对这类事件:

 

第一,投资者回归理性投资心态,理性对待P2P投资,理性面对这种突发事件,包括后期的其他政府监管或者查办行为。若所投平台存在问题,那么该平台迟早将出险,投资人的投资资金也迟早将面临威胁;若平台不存在问题,“调查”实际上可以是有效的监督。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心态需要摆正,不要恐慌,不要人云亦云,自己做出理性的风险判断。在P2P领域的投资中,投资者还处于弱势群体,投资人很难看清所有情况,而政府监管的介入,恰好可以弥补这一块的缺失。

 

第二,经过初入P2P投资领域一段时间后,投资者应该能有所判断:P2P投资本身就是一种“风险与收益并存” 的投资行为,在投资过程中,投资人需要注意投资风险的控制,选好平台,选好标的,注意投资分散性,并对于自身的投资决策需要有承担一定风险的准备。对于无专业实力或者无时间精力进行投资选择的投资者可以适当选择优秀的网贷基金类产品进行投资,通过第三方专业的风控手段来降低投资风险。

 

另一方面,对于P2P平台的经营管理者而言,这类事件实际上利大于弊。

 

首先,国湘资本和融金所事件的处理过程可见,警方查办依据的还是证据,国湘资本确实存在资金池,并向警方交代,其被勒令暂时停业运营,待后续调查结果;融金所18名高管被拘,后陆续取保多名,回归岗位,整个过程中,融金所正常运营,正常提现,事件最终如何也待观察,同时大多数投资者也被安抚下来,并有投资者声称若融金所平安无事将对融金所更加放心。从平台运营角度来看,只要自身没有问题,应对此事件处理得当,平台不仅可以安然度过危机,还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次,从此两事件可见,对于国家勒令叫停的“P2P非法集资”的概念将更加清晰明了。“P2P 的非法集资”指的就是国家一度命令的“P2P不能设立资金池”,这从国湘资本的查处过程可见。国家鼓励金融创新,也在帮助金融创新,定位为信息中介的 P2P平台只要不涉及“资金池、假标”,而是投资人的钱对接到借款人的手中,平台作为通道获取一定收益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对于P2P平台而言,身正将无事。

 

对于P2P平台经营管理者而言,笔者认为经历这一次事件之后,为了平台未来更好地发展,可以通过“自查自纠”更好地完善自我:P2P行业的禁地是“资金池、假标”。建议涉及到这些方面的P2P平台赶紧对自身进行整顿或者清盘自首,归还投资人资金,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随着国家行业政策和监管细则即将落地,逃无可逃。同时,建议其他的P2P平台也组织进行自查,对于经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顿和加强,从产品和运营的合规性开始,不断强化自身。以此类方法从法律上、从管理上、从产品本身上不断改进,这对企业的发展绝对是个良性循环。

 

此外,对于整个P2P行业而言,经侦事件仅仅只是个小事件而已。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这类事情其实一直有在进行,只是国湘资本和融金所事件由于本身的规模所在,引起了比较大的关注。P2P行业需要规范化发展,加大对P2P行业的经侦力度,实则能进一步促进行业的进步。经侦力度加大,跑路事件提前扼杀,于投资人而言减少了损失;于行业而言,恶性事件概率降低,中国P2P行业的健康发展之路也就在眼前。

 

小微时贷:http://www.xwsd.com/